京东众筹又出现了一款折叠的滑板车,据说折叠起来比A4纸还小,可以放进包里。
它的外观是这样的。
它的确可以装进包里
提起来的效果是这样的
Cubike的关键参数:
重量:6.8/7.5kg (青春版/旗舰版)
最高时速:20km/h
最高续航:约25km/40km (青春版/旗舰版)
轮胎尺寸:4寸 120W
最大承重:100kg
最低售价:1688元
在小编看来,Cubike的折叠结构是个亮点。可以把一台车子折叠成相当于一张A4纸的体积,也是业内首创。
另外一个提到的是车把手内置感应电容,在右手离开把手之后会自动停车,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安全性,这也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创意。
Cubike的车杆是无线式设计,油门、换档、刹车都是通过车杆中间的无线推杆完成。
在今年滑板车火爆的市场,背后是短途代步的强烈需求,更轻、更小、更便携的思路基本上可以总结滑板车市场的产品走向,众多产品研发公司为此也绞尽脑汁,创新产品也层出不穷。
小编观察了一下消费者对这款车子的疑问,分别有以下几种:
1,产品的折叠结构做得很极致,据说多达70道人工拼装工序,我们知道工序越多,说明内含的零部件越多,这样故障的几率越大,Cubike在结构上比较复杂,能否在长时间频繁使用中正常,这是个非常大的考验。
2.车子的刹车装置为EBS电子刹,最高20公里的时速,要求电子刹反应非常灵敏,并且效果要求也很高,另外比较麻烦的是,由于电子刹是利用反向电流原理,让电机内部产生反转向的电流,从而让电机停止运行达到刹车效果,在断电的情况下,电子刹是无法启动的。
3.Cubike的轮胎为4寸实心胎,小的轮胎意味着要在抗震性和通过性上做出妥协。Cubike的底盘也比较低,要舒适骑行,对路面要求也会比较高。
4.车杆比较低,一般滑板车的车杆至少在1米以上,即使一些轻便型的滑板车车杆也在90厘米以上,不过Cubike的车杆仅有85厘米,那意味着在1米7以上身高的骑行者,在骑行的时候可以需要弯着腰,这点就造成骑行体验很不好。 不过官方表示,因为众多消费者的要求,后期会有加长车杆搭配。从折叠图来看,在折叠收纳之前,车杆似乎要至少拆下2段分别收纳,这样的话车杆结构至少会有2个可以移动的关节,也增加了车杆的不稳定性。
5.关于人体电容功能的使用场景。官方技术人员说右手离开了把手就会自动触发开关,自动启动刹车,防止发生意外情况时车子飞出去造成二次意外的发生。该功能小编还没体验过,不过可以联想到的是,有可能在骑行途偶尔需要放松一下手,或者抓抓头发搔搔痒,都是比较常有的动作,这个功能是否会造成一定的不便呢?另外,定速巡航的存在,是为了避免让手一直保持同一个动作产生的疲劳感,那与人体电容功能是否有相悖?
Cubike的众多创新点值得肯定,在众筹一天就超过10万支持金额,具体车子体验感如何呢?值得期待。
最后我们来看看官方宣传视频
外观真的挺丑
说真的有必要做到这么小吗?牺牲了体验感、稳定性的骑行工具都是鸡肋
我觉得会走轻度的老路.... 😎
😕 这折叠..醉了
性能参数还算中庸,折叠设计是一个突破,不过在我看来,为了这个“突破”牺牲了太多,折叠繁琐,通过性,舒适度等等大幅度的降低。在视频中没有介绍杆部的折叠组合方式,我想应该是官方故意隐藏了吧,而且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官方视频中在男主使用产品到篮球场和伙伴汇合时,是用手握着竖杆上部1/3处,为什么是握着这个部位?如果是我的话,我会直接提起车把,而不是握着竖杆。还有在骑行过程中男主有多次打晃的情况发生,不排除因为身高的原因,但是,这两点让我十分怀疑竖杆连接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永远18岁: 感谢关注!
杆部是由两节车把组成,不需要过于复杂的折叠组合,所以没有特意去体现。
视频中的男模特是在拍摄当天才骑行,所以操作起来可能不是特别熟练。至于为什么要我这竖杆上部1/3处,这个实在状况不明,我个人也是直接拎起车头就走的。。 😥
–-非专业不客观的Cubike C1产品经理 Kay
精致小巧,携带方便。优缺点太明显,实际骑行体验不会好到哪里去。缺点足以让这款车子成为不了日常的代步工具,只能是在空旷的无人无障碍区域玩耍。
回复一下用户的疑虑:
1.工序多一定意义上说明零部件是较多,Cubike C1有一部分比例的零配件本身就是用来支撑和保障结构稳定的,例如内部结构中的绝缘保护、散热保护、电路部分保护等。
2.Cubike刹车方式为EABS电子刹车,工业器械上有部分设备是通过反向电流冲击达到抱死制动效果。Cubike C1并非反向驱动制动方式,是通过短路阻尼方式达到制动效果。另外,全车控制方式都是无线控制,断电情况下肯定是不能刹车的。 😡
3.避震和通过两大性能,可能是目前行业内产品的通病,都没有非常好的解决方案。Cubike C1在轮胎部位有进行过一些特殊工艺处理,尽量在结构上做到辅助避震。
4.两节车把是灵活可拆卸的,尽量客观的说,的确无法做到百分百的无缝拼装,所以我们在此部位做了死关节卡扣,最大程度的保证行驶稳定。
5.设计人体电容感应模式的初衷是提醒驾驶者安全第一,双手握住车把行驶,意外往往在不经意之间。定速巡航是为了有更好的驾驶体验。如果迫不得已需要抓抓头发搔搔痒,可用左手去执行,人体感应开关在右节把手处,仍能正常行驶。
感谢各位的支持,Cubike团队愿和大家一起前行改进! 😈
--非专业不客观的Cubike C1产品经理 K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