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美国公司承诺将生产制造转移回美国本土,打造“100%美国制造”的自行车。
德克萨斯州的电动自行车公司 eBliss Global 宣布在纽约州尤蒂卡投资建厂的消息像一面镜子,折射出当前美国“制造业回流”(Reshoring)下一些企业与厂商的选择。
这家总部奥斯汀的企业计划投资超410万美元,在尤蒂卡建立组装与物流中心。工厂承诺创造至少40个工作岗位,设计年产能高达10万辆电动自行车(初期目标1.5万辆),服务于其自有品牌。这标志着eBliss将其“美国制造”电动自行车的愿景付诸实践的关键一步。
“这项努力已经酝酿多年,”eBliss Global 首席执行官 Bill Klehm 表示。“这家工厂代表着我们在美国生产电动自行车的使命中迈出了重要而关键的一步。尤蒂卡、奥奈达县和纽约州北部历来以蓝领产业中心而闻名,我们很高兴能够参与其新的发展篇章,并在纽约州北部打造绿色交通革命。”
eBliss 的案例并非个例,它生动地映射出美国当下正在兴起的“制造业回流”(Reshoring)趋势。
而驱动这股回流浪潮的核心动力在于以下几点:
1、供应链风险: 近年频发的全球性冲击(如疫情、地缘冲突)暴露了过度依赖海外生产的巨大风险。企业正将关键环节迁回本土或近岸(如墨西哥),以构筑更安全、可控的供应体系。
2、综合成本平衡: 尽管美国人力成本较高,但飙升的海外运输费用、潜在的关税壁垒、知识产权保护难题,加之自动化技术的进步,使得本土生产的“总成本账”在某些领域开始显现优势。
3、市场响应与品牌溢价: “美国制造”标签对特定消费群体具有吸引力。本土化生产更能敏捷响应市场需求变化,提升品牌形象与客户服务速度。
根据eBliss Global 发布的消息,该公司表示该项目“已经吸引了其他希望将制造业务迁至美国的公司的兴趣,这表明清洁移动生产回流势头强劲。”
为何电动自行车行业在这波制造业回流中表现得如此活跃?
实际上,电动自行车作为绿色低碳出行的典型代表,与联邦及州政府大力推进的清洁能源转型和气候目标高度契合,因此更容易获得政策支持,例如 eBliss 就获得了税收抵免,纽约州开发机构Empire State Development将为该项目及其创造就业的目标提供高达 50 万美元的基于绩效的 Excelsior 就业计划税收抵免。
同时,制造业回流并非全产业链的回归,而是更集中于最终组装、高端制造、研发设计、关键部件生产等高附加值环节,电动自行车的核心部件(如电池、电机)可能仍需全球采购,这样既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又能降低运输体积和成本。
与超低价小商品不同,电动自行车单价较高,本土化生产带来的溢价空间和供应链优化效益更为显著。而且,北美电动自行车市场增长迅猛,潜力巨大。本土生产能够更贴近消费者,缩短交付周期,提升售后服务体验,成为企业抢占市场的有力武器。
制造业回流:不同的模式选择
制造业回流并非简单的“搬家”,其未来形态将更为复杂。
除了直接回流美国本土,“近岸外包”(如迁往墨西哥、加拿大)也是企业的重要选择。企业在成本与供应链韧性之间寻求平衡,根据自身需求和行业特点,灵活调整生产布局。
同时,制造业回流并非全产业链的回归,而是更集中于最终组装、高端制造、研发设计、关键部件生产等高附加值环节。这种精准回流模式,有助于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提升核心竞争力。
eBliss Global 在尤蒂卡建立的不仅是一条电动自行车装配线,更是美国制造业版图重构的一个缩影。
然而对美国来说,制造业回流仍面对挑战。本土较高的人工成本,迫使企业大规模应用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本土制造业的复兴需要完善的现代化基础设施(港口、电网、宽带)和熟练的劳动力作为支撑,这是美国制造业持续发展面临的长期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