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电动自行车在德国市场销量创下新高,行业展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根据德国自行车行业协会(ZIV)的数据,2023年电动自行车销量甚至首次超过了传统自行车,这一出行方式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
不过,根据 YouGov 在2025年8月进行的一项调查,目前仍有近三分之二的德国居民尚未尝试过电动自行车,其中55 岁以上人群的未使用率尤其高:该年龄段人群中 71% 的人从未使用过电动自行车。反映出市场仍具有可观的发展潜力。
价格因素仍是电动自行车普及的主要阻碍。
49% 的非电动自行车使用者认为电动自行车价格过高,另有 29% 的受访者更喜欢传统自行车,而 28% 的受访者更喜欢汽车或公共交通工具。10% 的受访者表示担心电动自行车的安全问题,13%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从未有机会试骑过电动自行车。
调查显示,当前66%的电动自行车购买成本在2000欧元以上,其余三分之一则选择了更亲民的车型,在支付方式上,72% 的用户完全自费购买自行车,14% 的用户通过租赁、补贴计划或雇主补贴等方式部分自费购买。
但近年来支付方式已呈现多元化趋势。2022年前,83%的用户选择全款购车,而近三年这一比例降至64%,通过租赁、补贴计划或雇主支持等混合支付方式购车的用户比例正在稳步上升——从三年前的8%增长至如今的19%,显示出电动自行车的获取途径正日趋多元和灵活。
例如,柏林市政府推出的"绿色出行补贴"已帮助超5万名市民以分期形式拥有电动自行车,这种"先用后付"的模式正被越来越多企业效仿。
值得关注的是,仅有5%的受访者因环保问题拒绝电动自行车,这一数据印证了德国民众对可持续出行的普遍认同。事实上,德国联邦环境署数据显示,电动自行车每公里碳排放量仅为汽车的1/10,其普及对实现2030年交通领域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安全性方面,10%的受访者表达担忧,但德国技术检验协会(TÜV)的测试表明,符合EN15194标准的电动自行车事故率比传统自行车低15%,这得益于其更稳定的结构设计。
场景拓展激发市场潜力
电动自行车的应用场景正从休闲领域向日常通勤渗透。调查显示,39%的用户主要用于休闲旅行,21%用于购物办事(女性占比25%,高于男性的17%),20%已将其作为上下班或上学的通勤工具。
在慕尼黑工业区,已有15%的企业为员工提供电动自行车通勤补贴,这种"骑行上班"的新风尚正改变着都市出行结构。运动领域同样表现亮眼,19%的男性用户将其作为健身方式。
数据中提到13%的受访者表示从未有机会试骑电动自行车, 但这反而是个机会。德国最大的租车平台CycleShare发现,租车的人里4成用户最后都买了车,且平均消费金额比直接购车者高出22%。以前大家觉得电动自行车贵、不敢买,现在能先体验再决定,用着顺手自然就掏钱了。
这种"先体验后购买"的模式,正在柏林、汉堡等城市形成示范效应。此外,联邦政府计划2026年前在全德建设5000个电动自行车维修站点,进一步完善使用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