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24年12月的时候,我写过一篇文章叫Ebike品牌独立站如何做内容营销(一),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回顾下看看。顺便插一句,我看了一下我第一篇文章发表日期是2024年7月31号,马上也坚持了快一年了,我自己也没有想到得到了很多读者的认可,收到很多正向的反馈。
有人说我从一个实战操盘手的角度去复盘了一个Ebike独立站做站点的经验,看我的文章很实在,全是可复制的干货。也有人说我文章逻辑层层递进且非常顺畅,说我这个人思维逻辑很清晰。
说实话,听到这些我还是很开心的,甚至也会夸夸自己,“Eva真棒,超级棒啊”,很有成就感,所以很感恩大家的关注和认可,能快速发现我的闪光点,输出内容对我来说是复盘也是学习和整理。我需要把我日常工作中零散的经验体系化的输出出来。
5月是我们Ebike的旺季,目前我手里也接了几个Ebike独立站的项目在跑,所以非常非常忙,很难得有时间,今天周末,我办公室外边的天很蓝,阳光也很好,我吹着小风扇,想着把这个之前放了很久的话题输出出来。
好了言归正传,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聊了Ebike品牌独立站为什么要做内容营销。从大趋势、流量成本、品牌护城河,到KOL、KOC、UGC等营销结构,你应该已经意识到:“内容为王”不仅是一句口号,而是独立站未来必须构建的长期增长飞轮。
那么问题来了:“那内容到底怎么做?”、“我们没预算也能搞内容吗?”、“要不要请团队剪视频?我太懂你们的困惑了,因为我自己就是从这些问题里一路踩坑爬出来的。
今天我们继续来聊第二篇,干货依旧很密,围绕一个核心主题:
中小团队,如何0预算or低预算,把内容营销跑起来?
别担心,不高大上、不讲虚的,只分享我自己做过的那些方法。你照着抄都行(真的可以抄,我不收版权费😂)。
一、内容营销,目标不是“发点内容”,是“解决生意问题”
做内容,最怕陷入“今天写点Blog,明天拍个视频,下周再看吧”的状态。一定要有体系化输出。
我们做独立站,本质上还是解决3个问题:
-
没人知道你 → 做品牌认知内容
-
有人知道你但不信你 → 做信任转化内容
-
有人买过但不复购 → 做用户社群和复购内容
所以第一步,先分阶段定内容目标:
举个例子,我们在初期0-1-10的阶段,我们的内容要细节要做什么?
找到你产品跟别人的差异化的优势点去放大。
1)比如你产品有创新,你可以突出你的产品创新卖点,围绕“产品创新这个卖点”可以出一个系列内容。Eva之前看到一个站点做的KOL的内容视频,非常有意思,他们的车有防盗的功能,内容就是一个人骑车去一个汉堡店,他的Ebike放在门口,被路过的一个人顺手牵羊,他的Ebike及时的触发了防盗功能,他及时的收到ebike的手机短信和弹出的消息而避免了损失。
2)再比如你的产品皮实耐用,载重很大,你就可以围绕“产品耐用性和产品材料”这个话题,可以拍你的车的载重测试,让客户直观的感受到你的产品的使用场景,从而去做购买决策。
3)还有就是可以围绕你产品的研发设计为话题,输出一系列的内容,我相信大家做产品的时候都是花了很多心思的,你可以跟客户传递你的设计理念,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元素,和你的工匠精神。这个车的这个颜色我们是为啥选这个颜色,最开始打样了多少版,可以把设计从无到有,从不满意到满意的过程以内容的形式输出出来。我们这块用这个设计对客户友好,解决了客户那些痛点需求。
当然Eva不是做产品的,但是每次跟工厂老板聊的时候,他们都呈现出一种对自己产品极度的热诚和自信,这种状态是非常好的,但是你要把他输出出来。还有非常多可以做内容的点,就不一一列举了,大家可以做做的过程中不断优化,集思广益,头脑风暴,做出来更好的内容。
二、内容从哪来?素材池才是核心资产
上面我们说了很多可以做内容的点,你永远拍不完内容,但你可以“池化”素材来提高效率。素材是内容的底座,如果内容靠拍靠剪,永远忙不过来。素材要“池化”,以方便复用。可以说内容复用,是中小团队的效率之道。素材可以大致这么分类:
-
官方素材:产品图、参数表、3D模型、包装图、骑行场景素材(建议统一拍摄一套标准包)
-
UGC素材:从Instagram、Facebook、邮箱、订单用户中收集(用户授权)平台客户真实返图,FB群组客户返图等。
-
视频素材:原始拍摄文件(剪辑后可拆分成:GIF图、封面图、短视频、横评长测)
素材池建立越早,后续内容复用越轻松,我之前给社媒培训的时候说了,你做社媒的时候一定要先建立你的素材池。比如当你有一个TK的红人视频,后面可以跟我们自己拍的视频混剪,又形成一个新的视频。以此类推,虽然我们资源是有限的,但是只要愿意各种剪,还是会产出一批新素材出来。
三、小团队怎么做内容?
首先不要对内容有迷信,认为要把内容要做的像宣传片一样高端大气上档次,当然只要你有这个能力那是最好的。Eva在这里要讲的是:“小团队,预算也没有那么大的情况下,如何做内容?”
Eva建议小团队前期社媒标配一个人的配置去做内容,工作内容包括:Blog写作、选题策划、社媒排期,剪素材剪视频和少量视频拍摄,后面慢慢加上来。顺带维护FB群组、收集用户UGC,可以让做社媒小伙伴成体系化的以周为单位,输出要做的内容计划。
比如这种要拍某某型号产品的产品展示,那就围绕这个产品,你就去跟发的同事取取经,你的blog就写:“某产品的设计理念、某产品我们是如何研发出来的?、某产品研发时期的小故事等。”你的故事都有了,你的视频也可以围绕这个故事写脚本拍摄,或者你就拍沉浸式展示产品都行。刚好你的这些社媒内容都是在复用,不用太多的收集新的信息。以上都是给大家举个简单的思路大框架的例子哈,具体你们在操作的时候还是可以大大的优化的。
如果你预算真很紧:员工扮演用户、骑一圈、自己拍、自己剪,真的能做出像样的内容. 我有个客户,社媒2个人的小团队,就不断自己拍,都是国人亲自出镜,照样做到上百万的播放量,所以不要想着一步到位,在你还没有一步到位的能力的时候,就先去做,然后不断优化,慢慢形成自己的品牌风格。其实如果不是大厂,我都不建议客户先入为主的把自己的角色定的过高,觉得自己在做品牌,要有品牌调性这那的一堆虚的。当然你有钱当我没说哈。
按照我的说法,先卖车,量变引起质变。其实我们测下来,那些高端大气上档次像宣传片一样精美的视频,不一定转化好,反而是一些KOL的视频,或者我们自己拍摄的更接近生活化的内容反而转化好。
客户也是买东西买聪明了,大家都知道,渲染高清图不一定是实物,但是你拍这种看似比较Low的这种视频里面的产品更接近他买到的产品。下图是我一个客户他们社媒的后台视频播放量截图。所以别人已经试过错了,接下来就是看谁有更强的执行力的事情了。
四、不同平台,不同打法
平台打法是做内容的底层策略。你不能“把一个视频发 everywhere”,平台调性和观众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异,但是你可以像我上面说的,做变体。
官网内容(Blog、FAQ、产品页)
-
Blog写骑行知识/使用技巧/竞品对比,带关键词
-
FAQ页面加上视频FAQ或动态图,跳出率大降
-
产品页别只写参数,写“适合什么人骑”
-
还有你要是用shopify 建站的,每个产品页下面有个可以做SEO的地方,可以把产品标题在这块优化一下,把一些有热度的比较好的词加进去,然后描述里面可以把车的参数喂给AI,让AI帮你写一些内容进去,谷歌到时候同步FEED的时候,同步下 SEO FEED,这样你投谷歌FEED的时候就有内容了 。AI写的FEED你完了自己在润色一下,我怕谷歌会屏蔽AI的内容,所以后面还是得人工修改审核一下。
建议工具:ChatGPT+Keyword Planner+Ahrefs
YouTube打法
-
横屏视频建议以KOL的视频为主。自己主要产出竖屏的Shorts的内容,建议一周最少更新一个短视频,保持稳定的更新频率。
-
拆箱视频+测评+骑行体验+中英文字幕
-
我用的剪辑模版:标题先抛问题 → 中间解决问题 → 结尾Call to Action(举例)
TikTok / IG Reels打法
-
做“生活感”内容,比如“我骑Ebike上下班一天花多少钱?”
-
可以模仿竞品高赞视频结构(建议用Insist查数据)
-
BGM/节奏/字幕非常重要,别小看封面图
Tips:加地域关键词,“LA commuter Ebike”、“Berlin bike vlog”,精准流量多。
Facebook群组+社群运营
-
建群不难,养群才是难点
-
我之前做过一个“福袋”的活动,我记得那会是我刚从服装行业跳到Ebike的赛道,我也不太清楚这个赛道如何做活动,我就建了一个链接,那个链接是个零元的链接,链接上了一张图,就是写了“福袋”。
策划了活动规则,具体我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反正我记得效果非常好,我的意图就是,只要加入我们FB的群组,并在群组晒图,就可以下单这个零元的商品,那些商品就是一些小铃铛啊,车衣啊,小配件之类的。
我通过EDM给客户发邮件通知客户这个活动,很多客户看到活动并下单了零元的产品,加入群组并返图。素材是不是有了,在这过程中还有人买了车。
大家可以按照这个思路去策划各种好玩的小活动,我们很多运营脑子太死,来来回回就会做满减活动。真的要去提升下的。
-
客服+社区+内容三合一角色最重要,建议你直接找熟人培训一下。我这边会定期给我们客户去培训一些东西,帮他们把团队的综合素质提升上来,目前测试了一期,反馈效果还是不错的。
五、怎么判断内容有效?
内容做了,总得知道有没有用对吧?我每月会看这些指标(别太复杂,重点够用):
官网类:
-
Blog访问量(PV)
-
停留时间
-
FAQ点击率
-
表单/购买按钮点击率
视频类:
-
播放完成率
-
转化页面点击率(挂链接)
-
留言关键词(有没有人留言说“where to buy?”)
社群类:
-
群活跃度(发言人数)
-
用户自发晒单数量
-
用户内容转化订单量(能追踪最好)
六、内容是长期护城河,尊重时间,尊重经营。
内容营销需要慢,需要时间积累,但绝不是佛系躺平,而是要以“系统+节奏+判断”跑通增长闭环:
内容素材池 ➜ 定期复用生产 ➜ 多平台分发 ➜ 追踪ROI ➜ 筛选高效内容 ➜ 放大投放(投放素材有了) ➜ 变现 ➜ 形成UGC生态
听起来复杂?别怕,我刚开始也很懵。但你只要迈出第一步,坚持30天,就会有反馈。
还有很重要一点:别想靠内容一夜爆单,但它能救你长期不死。很多人私信我问,“做内容多久能见效?”
我的答案是:广告可以让你短期赚得快,内容可以让你长期死得慢。
我们在如何做内容营销(一)里面也说过了,当内容营销做得好,品牌在某个领域建立起权威地位时,竞争对手很难复制这种影响力,从而形成竞争壁垒。这个就是时间的力量。
我有遇到想做独立站的老板,我们暂且不说资金这块,就说他本身在这块没任何的积累,资金也并没有很充裕,团队也是新的没有磨合的太好,要素材没素材,投广告都没有素材。一个完全的白牌,第一年就想要卖大几千台,赚几千万。我表示尊重,但是我合作不了。
任何品类都是要尊重商业规律的,二八原则,天天看人家大麦赚了多少,出了多少台对你一点意义都没有。你们的资源、你们的团队素质、和时间上的积累,是一样的吗?
我一直说,成功是小概率事件,我们要用压倒性的最大投入,去追求最小的目标。踏踏实实把每个点都做好,做起来反而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扯远了,回归到内容这块,我在Ebike品牌独立站如何做内容营销(一)里面也花了很大的篇幅去讲了内容营销的重要性,如果我们单纯依靠买量投广告,广告成本一定会逐年增加,大家又会陷入卷生卷死的状态。
如果你看到这里,说明你是真的想做好内容。
欢迎把这篇文章转发给老板、同事、合伙人👇也欢迎留言、点赞、在看支持一下我就能继续努力更新,不然要写不动了。如果威胁不好使了,我下次在威胁两下试试。这么点东西写了一天,你敢相信,天都黑了。是时候出去找点好吃的安抚一下我输出了这么多内容的胃了。。。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欢迎留言“加油Eva”,让我知道你想看~
关于Eva:聚焦Ebike 独立站赛道的实战操盘手,8年海外数字营销经验,精通掌握谷歌广告,FB广告,TK广告,聚焦Ebike 独立站赛道的一线实战操盘手,有完整的从0-1项目经验。对独立站搭建,独立站团队搭建,业务布局,预算规划,广告落地等可执行方案有深入的实践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