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elive wheelive
  • 首页
  • 影视服务与案例
  • 资讯
    • 唯轮测评
    • 唯轮百科
    • 唯轮视野
    • 深度
    • 赛事活动
  • 平衡车
    • 两轮平衡车
    • 独轮平衡车
  • 滑板车
    • 智能电动滑板车
    • 智能电动滑板
  • 电动车
    • 电动摩托车
    • 折叠电动车
    • 迷你电动车
    • 电动助力自行车
  • 出行黑科技
  • 关于我们
    • 关于我们
    • 媒体渠道
    • 大唯传媒
  • 0

当电助力车功率逼近极限,厂商们开始思考“刹车”

jjchan
4 小时前

当前,高端性能Ebike的性能参数正快速上探。

博世最新Performance Line CX-R电机将最大扭矩从85Nm提升至100Nm,峰值功率从600W大幅提升至750W;八方(Bafang)的M510系统则保持了95Nm的高扭矩,但通过减重18%和提升20%最大功率,追求更高的功率密度。

功率输出和扭矩提升,是厂商技术竞赛中最直观、最易营销的焦点。

但在强大的功率输出下,人力踩踏在很大程度上更像一种“仪式”,车辆的本质更接近一台带踏板的摩托车。有一部分人开始担心,过高的功率

可能会模糊电动山地车(eMTB)与轻便摩托车(Moped)的界限,从而引发准入问题乃至更严格的监管。这股追求“更强、更猛”的技术浪潮,也正在欧美市场掀起一场关于产品界定、用户体验与监管红线的博弈。

那么功率是电机升级的唯一方向吗?头部厂商对电机产品的未来持什么态度?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是什么?而手握法规制定权的欧美官方,又在释放哪些信号呢?

在电机市场的角逐中,各个厂商对“强大”的理解开始出现分野。

博世(Bosch):

电助力山地车(eMTB)的未来,重点不在于电机能装多少功率,而在于如何保留那些可能流失的功率。从技术层面看,制造出功率更高的电机并非难题,这更多是一种选择。

目前,电助力山地车有和传统自行车一样的骑行路线以及监管自由。然而,行业内日益激烈的功率竞赛,可能会让1级(美国)和EPAC25(欧盟)的分类发生永久性改变,进而限制我们的骑行地点以及参与运动的方式。

不同市场的监管环境差别很大。

在美国,已经为1级电动自行车设定了750W的峰值功率限制。不过,即便这个框架相对清晰,也面临着行业追求更高功率输出的巨大压力。

欧洲的情况则有所不同,这里只规定持续功率为250W,峰值功率还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这种不确定性,会影响市场上所有的电动自行车,不只是电助力山地车,通勤和休闲电动自行车也会受到波及。

有数据表明,大多数骑行者在平常的骑行过程中,使用的电机输出功率在200-400W,支撑比在2-3:1。就连国际自行车联盟(UCI)最近也强化了750W的门槛,禁止在电动山地车(eMTB)赛事中使用功率更高的系统。我们认为,750W是一个合适的上限,它既能满足任何合法的骑行需求,又能保持自行车的属性。

其实,真正的限制不在于设计层面,而在于维护电动自行车作为人力驱动自行车的现状,让它能够继续在山地车道上行驶,维护最初让电动山地自行车得以发展的监管自由。

有时候,最有力的解决方案就是要懂得适可而止。

Avinox:

简单地限制功率输出可能会阻碍骑行体验和行业发展。eMTB骑行者需要的是更具适应性的解决方案,例如基于地形坡度、骑行节奏的智能动力模式,以及允许用户自行微调的设置。

此外,行业内部也迫切需要更细致的标准化和管理。Avinox 倡导更细致的行业管理方式,而不是简单地限制动力输出,Avinox 希望行业能够认识到并尊重用户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并做出有利于行业整体发展的决策。

可以想象,未来功率与尺寸/重量的比值可能会成为行业内各制造商技术研发的重点。

Specialized:

就电动自行车性能而言,理想的标称电机功率和扭矩不仅仅关乎峰值数字;它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户的电池容量和预期骑行时间。

“如果您的电机输出功率为1000W,但电池容量只有800Wh,那么全功率输出下可能仅能维持40分钟,功率潜力和续航里程之间就不匹配。”Specialized分析道,“对于长距离骑行,骑手需要调低输出,平均功耗可能只需控制在400W左右。”

总的来说,峰值功率和扭矩非常适合短距离、高强度的爬坡,但对于长距离骑行来说并不可持续。而不断增长的功率和扭矩值可能只有一个限制因素,那就是您的传动系统(链条、变速器和飞轮)。

真正的关键在于在功率、电池尺寸、骑行时长以及动力传输的自然程度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

那么,消费者真的需要一台功率超千W的“山地猛兽”吗?

从市场反馈来看,需求是分层的。

对于通勤和休闲骑行用户,250W-500W的持续功率已完全足够,他们更关心续航、轻便性和价格;对于核心的eMTB爱好者,强大的扭矩(而非单纯的峰值功率)才是爬坡和技术路段的关键。

一位资深玩家表示:“95Nm的扭矩已经能提供非常强劲的助力,我需要的是在我用力时,电机能聪明、平顺地给出助力,而不是一股脑地把我‘发射’出去。”

过大的功率可能导致车辆难以操控,尤其是在复杂的山地路况下,反而增加了安全风险。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或许更倾向于更长的续航、更轻的重量、更自然的踩踏体验以及更智能的动力模式,而非无休止的参数膨胀。

欧美市场信号不一

功率竞赛的风险,最终会落在监管层面。目前,欧美市场的法规环境存在显著差异,但都感受到了压力。

在美国,联邦法规为电动自行车设定了750W的峰值功率上限(16 CFR 1512),但并未对扭矩设限。行业组织PeopleForBikes指出,目前的法规基于速度能力(通常为20mph/32kmh),管理者很难在现场测量扭矩并执行限制。因此,他们的工作重点是在各州层面推动立法,更清晰地将电动自行车与电动摩托车(OCEV)区分开来。

2024年,犹他州和明尼苏达州成功推动了针对电摩的示范立法,旨在堵住法规漏洞,保护电动自行车的合法地位。这意味着,美国监管的焦点在于防止“伪电动自行车”的泛滥,而非直接打压高性能电机。

在欧洲,情况则更为微妙和紧迫。 欧盟法规(EPAC)规定持续功率不得超过250W,但峰值功率仍处于“监管灰色地带”。这正是博世等企业担忧的根源。欧洲监管机构正密切关注市场趋势,如果他们认为市场上充斥着“功能上更像摩托车”的产品,他们有可能将所有电动自行车重新划入摩托车类别。这将引发一场行业震荡,意味着每辆Ebike都需要通过摩托车型式认证,带来上牌、保险等一系列繁琐手续,极大地限制其普及和发展。

Ebike电机的未来,显然不能仅仅由功率数字来定义。

对厂商而言,未来的竞争维度正在拓宽。企业已经意识到,未来的产品需要提供更优的整体解决方案,而非仅仅制造参数更强大的电机。 轻量化、能效管理、软件算法和骑行动力学的优化,将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新的护城河。

对行业而言,则需要建立更细致、更科学的标准和管理体系,避免因少数过度追求极限的产品而危及整个品类的生存环境。明确技术边界,是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关键。

毕竟,Ebike的魅力在于它扩展了骑行的可能性,而非取代骑行本身。

0
英凡蒂新品滑板车发布:G11PRO引领市场革新
上一篇

猜你喜欢

英凡蒂新品滑板车发布:G11PRO引领市场革新

英凡蒂新品滑板车发布:G11PRO引领市场革新

1 天前
34 0
因涉嫌强迫劳动,美国海关扣留Giant生产自行车!

因涉嫌强迫劳动,美国海关扣留Giant生产自行车!

1 天前
37 0
Ebike市场红利正在消失?全球市场持续降温

Ebike市场红利正在消失?全球市场持续降温

3 天前
86 0
Trek 推出首款电动碎石自行车——Checkpoint+ 

Trek 推出首款电动碎石自行车——Checkpoint+ 

3 天前
74 0

关于唯轮网

Wheelive 唯轮网 是广州唯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资讯媒体品牌,主要面对中国新型电动车、微出行行业企业提供资讯、营销服务,另有子品牌“大唯传媒”,提供影视拍摄服务。

DAVISION 大唯传媒

Davision-大唯传媒 | 服务介绍

唯轮国际

Wheelive Global 唯轮国际
Copyright © 2025 wheelive. Designed by nicetheme. 粤ICP备14020245号-1
  • 首页
  • 影视服务与案例
  • 资讯
    • 唯轮测评
    • 唯轮百科
    • 唯轮视野
    • 深度
    • 赛事活动
  • 平衡车
    • 两轮平衡车
    • 独轮平衡车
  • 滑板车
    • 智能电动滑板车
    • 智能电动滑板
  • 电动车
    • 电动摩托车
    • 折叠电动车
    • 迷你电动车
    • 电动助力自行车
  • 出行黑科技
  • 关于我们
    • 关于我们
    • 媒体渠道
    • 大唯传媒
  • 电动自行车
  • 电动滑板车
  • 平衡车
  • 电动车
  • 扭扭车
  • 电动汽车
  • 电动摩托车
  • 独轮车
  • 共享滑板车
  • 无人驾驶

jjchan

Wheelive 创屎人、西一鸥、馆里猿、总精狸、煮篇
2032
文章
23
评论
659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