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国内超60%的城市通勤者面临“最后一公里”难题。开车到地铁站却找不到停车位,公交站到公司短短的一公里却要走很久,周末郊游停车后想去公园走走,却发现步行太远、打车又不值得。
城市通勤痛点早已成为25-50岁人群的共同话题。城市通勤者面临的“最后一公里”难题也确实让人头疼不已。
这种"碎片化出行"的痛点,让"车+X"的组合模式逐渐成为趋势,从车载自行车到折叠电动车,大家都在寻找更灵活的解决方案。
而这一次,比亚迪直接下场,在钛7全球首发时,带来了一款自研电动滑板。这不仅是比亚迪在汽车领域的又一次创新,更是对出行场景的深度挖掘:一块滑板,既能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代步需求,又能成为休闲娱乐的新宠。
近年来,"车+X"模式逐渐流行,本质都是为了填补出行场景的空白。比如车载自行车适合短途接驳,折叠电动车能应对更远距离,但它们要么携带不便,要么充电麻烦。而比亚迪的电动滑板,直接把"收纳"和"补能"两个痛点解决了——玩累了直接塞进后备箱,还能边充电边查看进度,这种无缝衔接的体验,才是真正从用户需求出发的创新。
先说外观,这块滑板的外观设计科技感十足,线条流畅,拿出去绝对吸睛。
但更让人心动的是它的性能:
- 极速模式15km/h:短途通勤效率拉满,比走路快3倍,轻松甩开拥堵;
- 低速模式8km/h以内:新手友好,安全可控,老人小孩都能玩;
- 车规级磷酸铁锂电池:最大续航15km,玩没电了不用慌,直接放进车辆后备箱充电,1小时就能续航10km;
- 智能中控联动:通过车辆中控屏,实时查看充电进度、剩余电量和续航里程,科技感直接拉满。
这块滑板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打破了"工具"的单一属性。上班时,它是解决最后一公里的"接驳神器";周末郊游时,它又能变成亲子互动的玩具,或者朋友聚会的娱乐装备。轻便收纳的设计,让它能随时塞进后备箱,真正做到"随行随用"。
比亚迪并非首次涉足电动滑板车领域。
去年9月,比亚迪腾势就与九号电动推出了联名电动滑板车F2升级版。这款车支持苹果“查找”功能,续航里程达40公里,售价为2999元。其他厂商也在这一领域有所布局。
不过,比亚迪这款滑板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与车型的深度整合,它与方程豹钛7的紧密结合,实现了随时补能的便利性。
钛7电动滑板的推出,是比亚迪在出行领域的一次重要尝试。它证明,比亚迪的视野早已超越传统汽车,而是聚焦于"全场景出行解决方案"。从滑板到汽车,从代步到娱乐,比亚迪正在构建一个更立体、更灵活的出行生态。
未来出行,或许就从一辆车加一个滑板车开始。技术落地的关键在于实用性,而比亚迪这次把滑板车设计得小巧便携,又能快速补能,真正做到了“无缝衔接”。
“车+滑板车”的智慧出行组合,正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让短途出行变得更有掌控感。